本帖最后由 石头记 于 2016-6-10 11:12 编辑
前两天,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江阳区泰安镇的大面寺村,忽然发现路旁有一座寺庙,由好奇心的驱使,便驻足观望起来。 只见寺庙的大门也破损得相当厉害,房顶上的瓦片也是七零八落的,仿佛一步小心就会垮塌下来似的。寺庙的规模不大,从正门进去走几步便到了“大雄宝殿,”大殿里只有两三个人,一个是住持,一个是负责给朝拜的施主们敲钟、诵经的,还有一个是负责给善男信女们登记功德的。据考证,“大雄宝殿”四字出自郡人张遐龄之手。大门的墙上还贴着关于“大面寺”的详细介绍,经细细一读后才对此座寺庙有了些许了解。原来“大面寺”最早叫“云庆寺,”因地处泸州江阳泰安石子山面向大江而又称“大面寺。”据地方史载,“云庆寺”始建于宋.绍兴初年,当年香火十分兴旺,来此朝拜的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,在哪个年代也算得上是一座名刹了。后来在嘉庆二年(公园1797年)六月,寺中举办“单刀会,”因殿内施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熊熊大火,虽经僧众信士和寺庙周边的百姓抢救,但最终因火势太大和缺少有效的灭火条件,寺庙毁于大火之中。到了道光八年,由住持僧应仲和尚率弟子下山化缘、城中募捐,得到城中开福寺(白塔寺)方丈鼎力相助,城中各大商家行会资助,乡绅解囊,重修庙宇。 呜呼哀哉….. 今天的“大面寺”也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,但千年的历史确是那么的厚重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