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东方 于 2016-11-15 11:06 编辑
泸县屈氏庄园,始建于清代嘉庆—道光年间(1809-1845)。民国1912年—1916年扩建碉楼、戏楼、佛堂,庄园基本完善成现在的格局。 2007年6月,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。屈氏庄园现存部分占地12亩,坐西南向东北,整体布局似一艘大船,它是我省现存较为典型的高墙碉楼民居,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继大邑刘文彩“收租院”之后成为四川第二个阶级教育展览馆,被誉为“川南民间建筑精粹”。庄园经历的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,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多个时期,曲折的历程,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变迁,是历史变化的一座标本。 屈氏庄园内,道光年间修建的中心建筑群采取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,内戏楼将西式的廊房和中式戏台组合,构成的整体轮廓舒展柔和而不失庄严;白墙、青砖、黛瓦,色调清新而淡雅;画栋雕梁、飞檐斗角,尽显巴蜀之地的婉约美和内敛气质。整个建筑群内设有大小花厅、天井48个,以装修精致的中堂为主,布局左右花厅、寝室、帐房、书房、厢房,室内外空间和谐优美,不能不感叹庄园主人在空间处理上的独具匠心。庄园内各个部分以天井作隔断可独立存在,既扩大了房屋之间的距离,更具有防御功能,这种将防御功能艺术化的建筑手法,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。屈氏庄园注重建筑装饰。特别是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、泥塑、绘画和石刻题记上,丰富而不华丽,精美而不繁琐,表达了主人的美好愿望。内戏楼廊房上的浮雕运用了西画的焦点透视技法,立体细腻、技法娴熟,极富生活情趣;窗为弧形顶或尖顶,有中欧简练、大方的特点。庄园的内装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人在尊崇自然美的同时,也不曾忽略对自家宅院的精心营作与美化,尤其是砖、石、木的三雕工艺,处处体现出劳动人民别具一格的神思与匠心,为后人的建筑装修提供了大量的实物素材。而在这座城堡建筑中,内戏楼犹如一缕异域来风,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,构成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西欧建筑的和谐美。 目前,泸县方洞镇正积极完善屈氏庄园周边基础设施,着力打造庄园旅游文化,与隆昌县、荣昌县旅游线路连接为旅游环线,届时将成为泸州市乃至川南地区的旅游热点,请看,这不是来了一批旗袍美女游览屈氏庄园吗?
|